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现将乐陵市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向社会公布。本报告由概述、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等12部分组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乐陵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aoling.gov.cn)下载。
2014年,乐陵市按照省、德州市政府统一部署,认真贯彻《条例》和《办法》的各项要求,紧紧围绕我市“提升年”工作目标,强化措施,统筹推进,坚持拓展深化信息公开领域,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和实效,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有效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列入工作要点,明确市级分管领导,并将乐陵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设置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责任部门,下设3个业务科室,负责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推进、协调、考核。
(二)规范发布制度,强化信息审查。制定了《乐陵市政府网站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了信息公开登记发布可追溯制度,每条公开信息均由相关部门专人负责把关审阅,确保政府公开信息来源可靠、准确,并制定评分制度标准,每季度按照信息公开数量排名公布,切实提升各部门主动公开的积极性。
(一)积极参与在线访谈活动。我市高度重视在线访谈活动,将其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渠道。市委书记鄂宏达参加了德州市纪检监察网以《以敢于担当精神落实主体责任》为题的在线访谈节目;乐陵市长曲锋参加了“中国德州”政府网站以《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科学发展 努力打造黄三角区域的生态宜居城市》为题的在线访谈节目。同时,在网站首页设置“市长信箱”栏目,加强与群众的在线交流。
(二)按时答复互动交流咨询。自2014年1月至今,乐陵市政府门户网站协调全市相关单位在“政民互动”平台共回复群众来信24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按照《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德政办发〔2013〕112号)和《德州市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德电政发〔2014〕10号)文件要求,制定印发了《全市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对全市当前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分解、安排和部署。对涉及公开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价格和收费、征地拆迁、以教育为重点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等九大重点领域信息进行了及时公开。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及时、准确地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更新和发布,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492条,其中重点领域政府信息575条,占16.47%;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190条,占5.44%;政府工作动态类信息2063条,占59.08%;其它类信息664条,占19.01%。
(二)公开平台建设
1、政府网站。对乐陵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改版,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相关栏目及内容,公开政府信息更加全面快捷,网站信息公开功能进一步增强。各部门也十分重视政府网站建设,截至2014年底,全市已建设政府子网站54个,17个乡镇政府网站、35个政府部门网站、2个团群网站。
2、新闻发布会。进一步推进新闻发布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共面向全市开展新闻发布会4次,内容涵盖企业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情况、枣博会筹备情况等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切实做到主动发布新闻,回应公众,引导舆论。
3、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新平台。乐陵市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开通以来,陆续成为政府信息发布的“第二平台”,通过多平台、多渠道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成为我市工作的一大特色。截至目前,乐陵市政务微信共有2017人订阅,发布微信306次741条;政务微博共1050人关注,共发布微博信息600余条。
4、公共查阅点。在市档案局、图书馆和行政服务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继续开设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置了微机、打印机等设施,并联通了互联网。2014年,公共查阅点全年共接待查阅人员约2170人次,查阅内容主要涉及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保障、教育、环保、卫生、供水供电供暖等方面信息。
5、其他形式。在市便民服务中心大厅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审批事项办理情况,方便全市群众了解和监督。根据工作实际,积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
2014年,我市无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事项。
我市认真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2014年未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任何费用。
2014年,我市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无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发生。
(一)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始终坚持“涉密信息不公开,公开信息不涉密”,使用专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处理信息。定期开展专项督查行动,在2014年3月、11月分别对全市信息公开责任单位进行保密审查落实情况检查,重点围绕保密审查制度建设、信息发布流程、公开平台管理等方面,既查看台帐资料,又通过技术手段检查了公开平台是否存在涉密文件挂网运行和违规使用U盘、电子邮件行为,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
(二)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印发了《全市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专项督查考核范围,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自查与互查、专项检查与综合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和奖惩机制,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对各有关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网站进行了改版完善和重新设计,并明确了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制定了相关制度措施,确保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推进
2014年,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上做了扎实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个别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对应公开的信息不愿公开或未能及时公开。二是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检查考核工作措施还不够有力。
我市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考核评议、监督检查、年度报告等各项制度,精心组织了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清理、疏导、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渠道。
2015年,我市将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点推进公益性强、群众关注重点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力度;继续加强督查指导。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和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2015年1月30日